野蘑菇别乱采:西安及周边地区几乎没食用价值较大的野生菌
野蘑菇别乱采:西安及周边地区几乎没食用价值较大的野生菌
野蘑菇别乱采:西安及周边地区几乎没食用价值较大的野生菌 我国有超500种毒蘑菇(dúmógū)
有的能致命但也能抗肿瘤(kàngzhǒngliú)治抑郁
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专访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(yánjiūsuǒ)助理研究员、主任(zhǔrèn)助理祁鹏 电视剧《去有风的(de)地方》剧情里,小院的人因吃毒蘑菇中毒,从而出现幻觉、胡言乱语等(děng),可见毒蘑菇是十分危险(wēixiǎn)的。近日,科学出版社在北京发布(fābù)《中国(zhōngguó)的毒蘑菇》一书(yīshū),全面盘点了中国超500种毒蘑菇。500多种毒蘑菇一般都分布在什么地方?为什么毒蘑菇难以识别?有没有“一眼识别”毒蘑菇的诀窍?陕西的野生蘑菇大概有多少种?近日,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专访了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、主任助理,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祁鹏。
>>专家(zhuānjiā)简介
祁鹏,男,1984年(nián)出生,现为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,主任助理,中国微生物学会(huì)会员、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会员以及(yǐjí)陕西省微生物学会会员、陕西省三区人才、陕西省科学家(kēxuéjiā)精神宣讲(xuānjiǎng)团成员。 主要从事大型真菌(zhēnjūn)领域(lǐngyù)野生种质资源调查与(yǔ)开发(kāifā)、大型真菌科普教育宣讲等工作。参与建立了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秦岭菌物标本馆,并进行了日常维护和宣讲工作。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,主持及参加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,制定省地方标准11项,发表论文30余篇,获地市级奖项2项,省级扶贫先进个人1项。
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刘愚硕士(shuòshì)也参与了本次科普工作。
家庭食源性疾病事件超2万起(wànqǐ)
首要(shǒuyào)原因是采食毒蘑菇
形如覆鳞的尖鳞伞、形状特异的粗鳞鹅膏、宛如外星生命的艳红色阿(ā)切尔(qièěr)笼头菌……近日,科学出版社在北京发布《中国(zhōngguó)的毒蘑菇》一书,全面盘点了中国超500种毒蘑菇。
为本书作序的(de)真菌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庄文颖指出,蘑菇导致中毒的机理因(yīn)种类而异(éryì),若缺乏对物种的正确识别,就会给挽救生命增加难度。
蘑菇是常见的(de)(de)真菌类群之一,其中既有美味营养的食用菌(shíyòngjūn),也有误食可致死的毒蘑菇。国家食品安全(shípǐnānquán)风险评估中心数据显示,2010年至2022年我国发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超2万起,其中首要原因是采食毒蘑菇中毒。
《中国的毒蘑菇(dúmógū)(mógū)》揭示了我国分布8个中毒类型的毒蘑菇51科(kē)126属509种,毒性待确定的蘑菇26种,分布存疑的毒蘑菇65种。
在《中国的毒蘑菇》一书中,我国作者独立或参与命名的新种106个,占全部种类的1/5。鹅膏菌毒素展现出抗肿瘤活性、裸盖菇(luǒgàigū)素有望治疗重度(zhòngdù)抑郁症……全球范围(fànwéi)内开展的科学研究也展现出毒蘑菇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(zhòngyào)价值。
毒蘑菇主要分布(fēnbù)在森林地区、草地及荒地中
华商报:中国有500多种毒蘑菇(dúmógū),它们一般(yìbān)都分布在什么地方?都是野生的吗?
祁鹏:2025年5月23日发布的《中国的毒蘑菇》一书记载,我国分布(fēnbù)了509种毒蘑菇、毒性待(dài)确定的蘑菇26种,分布存疑的毒蘑菇65种。这些毒蘑菇分布广泛,从东北到西南,从沿海到内陆,从平原(píngyuán)到山区,都有其踪迹。从生境分布来看,毒蘑菇主要分布在森林地区、草地及(jí)荒地中。例如:灰花纹鹅膏常生长于壳斗科林中或(huò)壳斗科与松科混交林地上;大青褶伞常生长于公园(gōngyuán)或小区草坪、菜地及路边草地、荒地和锯末堆上,甚至垃圾堆旁;部分毒蘑菇还生长在腐朽树干,如叶状(yèzhuàng)耳(ěr)盘菌。
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大多(dàduō)是野生的。这些(zhèxiē)野生毒蘑菇在自然环境中生长,没有经过人工培育和改良。
华商报:毒蘑菇长什么样?有没有特别“奇葩”的造型,比如像外星生物或者童话(tónghuà)里(lǐ)的魔法蘑菇?
祁鹏:毒蘑菇的(de)(de)外观多种多样,没有统一(tǒngyī)的形状和颜色,但大多数具有(jùyǒu)伞形菌类的特征,具备如(rú)伞面的菌盖和如伞柄的菌柄结构,此外具有菌环和菌托结构。个别毒蘑菇具有独特的造型和鲜艳的颜色,例如毒蝇鹅膏菌,菌盖鲜红色或橙红色,表面光滑(guānghuá),有白色小斑点,菌白色,菌柄白色,基部膨大。该菌多生长在林中地上或腐木上,含有神经毒素,误食后会引起幻觉、精神错乱等症状。还有一种叫做红星头鬼笔的蘑菇,成熟后呈红星状,有多个(duōgè)裂状触手,状如“外星生物”且具有腐臭的气味(qìwèi),令人望而生惧。
中国约有1000种食用菌(shíyòngjūn)
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近百种(bǎizhǒng)
华商报:能否介绍一下我国“好蘑菇”和“毒蘑菇(dúmógū)”的整体数量、分布(fēnbù)、用途、生态价值等。
祁鹏:“好蘑菇(mógū)”可以理解为食用(shíyòng)菌。全球已知食用菌种类达2500余种(yúzhǒng),中国约有1000种食用菌。目前中国可进行人工栽培的(de)食用菌接近100种,其中形成商品的有50多种,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有20种以上。常见的栽培品种包括(bāokuò)香菇、黑木耳(hēimùěr)、平菇、金针菇等。野生食用菌种类繁多,常见的有美味牛肝菌、鸡油菌、鸡枞菌等,野生菌采集(cǎijí)难度大,产量低(dī),部分珍贵品种难以人工驯化。人工栽培和野生食用菌均具有较(jiào)高的食用价值或兼具药用价值,部分如灵芝、冬虫夏草、桑黄等蘑菇则主要应用于药物开发、医学美容等领域。
毒蘑菇虽然可怕,但某些毒肽、多糖成分也具很高的(de)(de)有科研价值,如鹅膏菌毒素(dúsù)具备抗肿瘤活性、裸盖菇素则有望治疗重度抑郁症。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,蘑菇无论是否(shìfǒu)有毒,都构成了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(zǔchéngbùfèn),对维持生态平衡,丰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。
这两种毒蘑菇可抗肿瘤、治(zhì)抑郁
华商报(huáshāngbào):毒蘑菇对人类有什么(shénme)用途?鹅膏菌毒素展现出抗肿瘤活性、裸盖菇素有望治疗重度抑郁症,目前处于什么阶段?未来前景(qiánjǐng)如何?
祁鹏:毒蘑菇虽危险,但(dàn)对(duì)人类也有重要作用(zuòyòng)。在医学领域,毒蘑菇中(zhōng)的裸盖伞素毒性小且(xiǎoqiě)作用温和,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潜在药物。它通过激活5-羟色胺2A受体,提高神经可塑性(kěsùxìng),促进神经再生,从而缓解抑郁症状。此外(cǐwài),鹅膏环肽类毒素在抗癌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,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。在生物医学研究中,鬼笔环肽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,可用于(yòngyú)标记和观察细胞内的微丝结构,帮助科学家深入理解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(dòngtàibiànhuà)及其在细胞生理过程(guòchéng)中的作用。这些用途表明,尽管毒蘑菇具有危险性,但其在医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不容忽视,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。
鹅膏菌毒素:这种毒素就像一个“抗癌小能手”。它能精准地找到癌细胞,阻止(zǔzhǐ)它们生长和扩散。目前(mùqián),科学家们正在通过相关研究,确认它能不能真的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。不过,这还只是早期(zǎoqī)阶段,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和验证。要真正用(yòng)在病人身上,可能(kěnéng)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。
裸盖菇素:裸盖菇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进展,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(jiǎnqīng)抑郁症状(zhuàng),让他们感觉更好。目前,已经有(yǒu)了一些小规模(xiǎoguīmó)的临床试验,结果显示它可能比传统(chuántǒng)的抗抑郁药更有效。不过,它还没有得到正式批准,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科学家们正在努力,希望在未来(wèilái)5到10年里,能让这些新(xīn)的治疗方法帮助到更多的人。
已鉴定(jiàndìng)出565种秦岭野生蘑菇
可食用的有鸡油菌(yóujūn)、羊肚菌等
华商报:陕西的野生蘑菇大概有(yǒu)多少种?主要分布在(zài)哪里?常见的毒蘑菇有哪些种类?
祁鹏(qípéng):截至目前,陕西省的野外科研团队已鉴定出565种秦岭野生蘑菇。但近年来,陕西省发现陆续发现并命名(mìngmíng)的宁陕裸盖菇、宁陕拟蜡伞、秦岭隐孔菌等新物种表明,陕西地区(dìqū)的蘑菇种类(zhǒnglèi)非常丰富,尚有许多新种有待于发现。
陕西境内重要的野生食用菌主要集中在秦巴山区和陕北部分山区,常见的可食用蘑菇有美味牛肝菌、鸡油菌、羊肚(yángdǔ)菌、红菇等(děng)。除了可食用菌,秦岭(qínlǐng)山区还有一些常见的毒蘑菇:
鳞柄白毒鹅膏菌:极毒,被称作“致命小天使(xiǎotiānshǐ)”,死亡率(sǐwánglǜ)很高。中毒症状多为剧烈腹痛,也会出现上吐下泻。
豹斑毒鹅膏菌:食后半小时至6小时发病。中毒严重时出现幻视、抽搐、昏迷,甚至有(yǒu)肝损害和出血等。一般很少死亡(sǐwáng)。
鹿花菌(lùhuājūn):一般食后6~12小时发病。使红血球大量破坏,引起急性贫血(pínxuè)、黄胆、血红蛋白尿及肝脏、脾脏肿大等,死亡率(sǐwánglǜ)2%~4%。
叶状耳盘菌:形态和黑木耳相似,食后约3小时(xiǎoshí)发病(fābìng),手指、脚趾发痒,脸面红肿,灼烧般(bān)疼痛,往往形成水肿和水泡,嘴唇肿胀外翻,发病率高达80%。
西安市内及周边地区几乎没有任何食用价值较大的(de)野生菌类(jūnlèi)分布,再次呼吁市民朋友不要在市区采食任何野生蘑菇。
这(zhè)五个误区别乱入
华商报:为什么毒蘑菇难识别?有没有“一眼(yīyǎn)识别”毒蘑菇的(de)诀窍?
祁鹏:自然界的(de)毒蘑菇除了个别形态特异、颜色鲜艳或者气味难闻的毒蘑菇外,大多数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在宏观特征方面(fāngmiàn)没有显著差异,普通人很难一眼(yīyǎn)分辨。截至目前,在毒蘑菇辨识(biànshí)方面依然存在几个误区:
误区一:颜色越艳毒越大(yuèdà),色泽普通就能吃。
仅以颜色分辨毒蘑菇(mógū)(mógū)是不科学的。例如可食用蘑菇红菇,颜色粉红,鲜艳美丽,但它却很(hěn)安全。相反,一种叫鳞柄白毒鹅膏菌的蘑菇,菌伞白色,一两个就可致命。
误区(wùqū)二:被虫咬的蘑菇无毒。
其实(qíshí)不是,昆虫(kūnchóng)和人的代谢途径不一样,虫子咬过的蘑菇也有可能是毒蘑菇。
误区三:蘑菇煮熟毒性(dúxìng)就消失了,就可以吃。
高温能杀死某些微生物(wēishēngwù),但对(duì)某些毒素却无效,毒蘑菇煮熟也不能吃。
误区四:遇到银器或者与大蒜(dàsuàn)、豆子同煮后变色的有毒。
实际上,蘑菇(mógū)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,与大蒜、豆子同煮后变色则(zé)为毒蘑菇更是无稽之谈。
误区(wùqū)五:蘑菇受伤变色、流汁液的有毒。
并不绝对,像松乳菇、红汁(hóngzhī)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,却是(quèshì)味道鲜美的食用菌。
即便专业分类人员,也需结合蘑菇的外观、形态(xíngtài)、颜色(yánsè)以及DNA鉴定(jiàndìng)才可以确定(quèdìng)蘑菇的准确名称。因此,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能够将有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区分开来。因此,建议大家不要采食野外蘑菇,防止中毒。
孩子勿触碰(pèng)不认识的蘑菇
华商报(huáshāngbào):关于防范毒蘑菇中毒,人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?
祁鹏:首先,不要随意(suíyì)采摘野生蘑菇。野生蘑菇种类繁多,其中很多是毒蘑菇。它们和可食用蘑菇外观相似,很难用(nányòng)肉眼区分。所以,最好的办法是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蘑菇,尤其是在(zài)野外(yěwài)不认识的蘑菇。
第二,购买(gòumǎi)蘑菇要选择正规渠道。如果想吃蘑菇,一定要去正规的超市或(huò)农贸市场购买。这些地方的蘑菇经过严格检测,安全性更有保障。不要购买路边摊贩或来源不明(láiyuánbùmíng)的蘑菇,以免买到毒蘑菇。
第三,了解常见毒蘑菇(dúmógū)的特征。虽然不建议(jiànyì)大家自己采摘蘑菇,但了解一些常见毒蘑菇的特征还是很有帮助的。比如,毒蘑菇通常颜色鲜艳,有红、黄、绿等鲜艳的颜色,表面可能有斑点或鳞片。不过(bùguò),这并不是绝对的,有些毒蘑菇看起来也很普通,所以不能仅凭(jǐnpíng)外观判断(pànduàn)。
第四,中毒后(hòu)的(de)(de)紧急处理。如果(rúguǒ)不小心误食了毒蘑菇,一定要尽快就医。在等待救护车的时候,可以尝试催吐,但要注意安全,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。同时,尽量保留蘑菇的样本,以便医生更好地判断毒素类型,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。
第五,教育孩子(háizi)不要(búyào)触碰不认识的蘑菇。孩子们好奇心强,可能会在(zài)野外看到蘑菇就去触碰甚至采摘。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,不要触碰不认识的蘑菇,更不要放入口中。
总之,毒蘑菇虽然危险,但只要我们多加(duōjiā)小心,就能有效避免中毒。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些防范措施,保护(bǎohù)自己和家人(jiārén)的健康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

我国有超500种毒蘑菇(dúmógū)
有的能致命但也能抗肿瘤(kàngzhǒngliú)治抑郁
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专访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(yánjiūsuǒ)助理研究员、主任(zhǔrèn)助理祁鹏 电视剧《去有风的(de)地方》剧情里,小院的人因吃毒蘑菇中毒,从而出现幻觉、胡言乱语等(děng),可见毒蘑菇是十分危险(wēixiǎn)的。近日,科学出版社在北京发布(fābù)《中国(zhōngguó)的毒蘑菇》一书(yīshū),全面盘点了中国超500种毒蘑菇。500多种毒蘑菇一般都分布在什么地方?为什么毒蘑菇难以识别?有没有“一眼识别”毒蘑菇的诀窍?陕西的野生蘑菇大概有多少种?近日,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专访了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、主任助理,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祁鹏。
>>专家(zhuānjiā)简介
祁鹏,男,1984年(nián)出生,现为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,主任助理,中国微生物学会(huì)会员、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会员以及(yǐjí)陕西省微生物学会会员、陕西省三区人才、陕西省科学家(kēxuéjiā)精神宣讲(xuānjiǎng)团成员。 主要从事大型真菌(zhēnjūn)领域(lǐngyù)野生种质资源调查与(yǔ)开发(kāifā)、大型真菌科普教育宣讲等工作。参与建立了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秦岭菌物标本馆,并进行了日常维护和宣讲工作。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,主持及参加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,制定省地方标准11项,发表论文30余篇,获地市级奖项2项,省级扶贫先进个人1项。
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刘愚硕士(shuòshì)也参与了本次科普工作。
家庭食源性疾病事件超2万起(wànqǐ)
首要(shǒuyào)原因是采食毒蘑菇
形如覆鳞的尖鳞伞、形状特异的粗鳞鹅膏、宛如外星生命的艳红色阿(ā)切尔(qièěr)笼头菌……近日,科学出版社在北京发布《中国(zhōngguó)的毒蘑菇》一书,全面盘点了中国超500种毒蘑菇。
为本书作序的(de)真菌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庄文颖指出,蘑菇导致中毒的机理因(yīn)种类而异(éryì),若缺乏对物种的正确识别,就会给挽救生命增加难度。
蘑菇是常见的(de)(de)真菌类群之一,其中既有美味营养的食用菌(shíyòngjūn),也有误食可致死的毒蘑菇。国家食品安全(shípǐnānquán)风险评估中心数据显示,2010年至2022年我国发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超2万起,其中首要原因是采食毒蘑菇中毒。
《中国的毒蘑菇(dúmógū)(mógū)》揭示了我国分布8个中毒类型的毒蘑菇51科(kē)126属509种,毒性待确定的蘑菇26种,分布存疑的毒蘑菇65种。
在《中国的毒蘑菇》一书中,我国作者独立或参与命名的新种106个,占全部种类的1/5。鹅膏菌毒素展现出抗肿瘤活性、裸盖菇(luǒgàigū)素有望治疗重度(zhòngdù)抑郁症……全球范围(fànwéi)内开展的科学研究也展现出毒蘑菇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(zhòngyào)价值。
毒蘑菇主要分布(fēnbù)在森林地区、草地及荒地中
华商报:中国有500多种毒蘑菇(dúmógū),它们一般(yìbān)都分布在什么地方?都是野生的吗?
祁鹏:2025年5月23日发布的《中国的毒蘑菇》一书记载,我国分布(fēnbù)了509种毒蘑菇、毒性待(dài)确定的蘑菇26种,分布存疑的毒蘑菇65种。这些毒蘑菇分布广泛,从东北到西南,从沿海到内陆,从平原(píngyuán)到山区,都有其踪迹。从生境分布来看,毒蘑菇主要分布在森林地区、草地及(jí)荒地中。例如:灰花纹鹅膏常生长于壳斗科林中或(huò)壳斗科与松科混交林地上;大青褶伞常生长于公园(gōngyuán)或小区草坪、菜地及路边草地、荒地和锯末堆上,甚至垃圾堆旁;部分毒蘑菇还生长在腐朽树干,如叶状(yèzhuàng)耳(ěr)盘菌。
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大多(dàduō)是野生的。这些(zhèxiē)野生毒蘑菇在自然环境中生长,没有经过人工培育和改良。
华商报:毒蘑菇长什么样?有没有特别“奇葩”的造型,比如像外星生物或者童话(tónghuà)里(lǐ)的魔法蘑菇?
祁鹏:毒蘑菇的(de)(de)外观多种多样,没有统一(tǒngyī)的形状和颜色,但大多数具有(jùyǒu)伞形菌类的特征,具备如(rú)伞面的菌盖和如伞柄的菌柄结构,此外具有菌环和菌托结构。个别毒蘑菇具有独特的造型和鲜艳的颜色,例如毒蝇鹅膏菌,菌盖鲜红色或橙红色,表面光滑(guānghuá),有白色小斑点,菌白色,菌柄白色,基部膨大。该菌多生长在林中地上或腐木上,含有神经毒素,误食后会引起幻觉、精神错乱等症状。还有一种叫做红星头鬼笔的蘑菇,成熟后呈红星状,有多个(duōgè)裂状触手,状如“外星生物”且具有腐臭的气味(qìwèi),令人望而生惧。
中国约有1000种食用菌(shíyòngjūn)
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近百种(bǎizhǒng)
华商报:能否介绍一下我国“好蘑菇”和“毒蘑菇(dúmógū)”的整体数量、分布(fēnbù)、用途、生态价值等。
祁鹏:“好蘑菇(mógū)”可以理解为食用(shíyòng)菌。全球已知食用菌种类达2500余种(yúzhǒng),中国约有1000种食用菌。目前中国可进行人工栽培的(de)食用菌接近100种,其中形成商品的有50多种,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有20种以上。常见的栽培品种包括(bāokuò)香菇、黑木耳(hēimùěr)、平菇、金针菇等。野生食用菌种类繁多,常见的有美味牛肝菌、鸡油菌、鸡枞菌等,野生菌采集(cǎijí)难度大,产量低(dī),部分珍贵品种难以人工驯化。人工栽培和野生食用菌均具有较(jiào)高的食用价值或兼具药用价值,部分如灵芝、冬虫夏草、桑黄等蘑菇则主要应用于药物开发、医学美容等领域。
毒蘑菇虽然可怕,但某些毒肽、多糖成分也具很高的(de)(de)有科研价值,如鹅膏菌毒素(dúsù)具备抗肿瘤活性、裸盖菇素则有望治疗重度抑郁症。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,蘑菇无论是否(shìfǒu)有毒,都构成了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(zǔchéngbùfèn),对维持生态平衡,丰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。
这两种毒蘑菇可抗肿瘤、治(zhì)抑郁
华商报(huáshāngbào):毒蘑菇对人类有什么(shénme)用途?鹅膏菌毒素展现出抗肿瘤活性、裸盖菇素有望治疗重度抑郁症,目前处于什么阶段?未来前景(qiánjǐng)如何?
祁鹏:毒蘑菇虽危险,但(dàn)对(duì)人类也有重要作用(zuòyòng)。在医学领域,毒蘑菇中(zhōng)的裸盖伞素毒性小且(xiǎoqiě)作用温和,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潜在药物。它通过激活5-羟色胺2A受体,提高神经可塑性(kěsùxìng),促进神经再生,从而缓解抑郁症状。此外(cǐwài),鹅膏环肽类毒素在抗癌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,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。在生物医学研究中,鬼笔环肽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,可用于(yòngyú)标记和观察细胞内的微丝结构,帮助科学家深入理解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(dòngtàibiànhuà)及其在细胞生理过程(guòchéng)中的作用。这些用途表明,尽管毒蘑菇具有危险性,但其在医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不容忽视,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。
鹅膏菌毒素:这种毒素就像一个“抗癌小能手”。它能精准地找到癌细胞,阻止(zǔzhǐ)它们生长和扩散。目前(mùqián),科学家们正在通过相关研究,确认它能不能真的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。不过,这还只是早期(zǎoqī)阶段,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和验证。要真正用(yòng)在病人身上,可能(kěnéng)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。
裸盖菇素:裸盖菇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进展,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(jiǎnqīng)抑郁症状(zhuàng),让他们感觉更好。目前,已经有(yǒu)了一些小规模(xiǎoguīmó)的临床试验,结果显示它可能比传统(chuántǒng)的抗抑郁药更有效。不过,它还没有得到正式批准,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科学家们正在努力,希望在未来(wèilái)5到10年里,能让这些新(xīn)的治疗方法帮助到更多的人。
已鉴定(jiàndìng)出565种秦岭野生蘑菇
可食用的有鸡油菌(yóujūn)、羊肚菌等
华商报:陕西的野生蘑菇大概有(yǒu)多少种?主要分布在(zài)哪里?常见的毒蘑菇有哪些种类?
祁鹏(qípéng):截至目前,陕西省的野外科研团队已鉴定出565种秦岭野生蘑菇。但近年来,陕西省发现陆续发现并命名(mìngmíng)的宁陕裸盖菇、宁陕拟蜡伞、秦岭隐孔菌等新物种表明,陕西地区(dìqū)的蘑菇种类(zhǒnglèi)非常丰富,尚有许多新种有待于发现。
陕西境内重要的野生食用菌主要集中在秦巴山区和陕北部分山区,常见的可食用蘑菇有美味牛肝菌、鸡油菌、羊肚(yángdǔ)菌、红菇等(děng)。除了可食用菌,秦岭(qínlǐng)山区还有一些常见的毒蘑菇:
鳞柄白毒鹅膏菌:极毒,被称作“致命小天使(xiǎotiānshǐ)”,死亡率(sǐwánglǜ)很高。中毒症状多为剧烈腹痛,也会出现上吐下泻。
豹斑毒鹅膏菌:食后半小时至6小时发病。中毒严重时出现幻视、抽搐、昏迷,甚至有(yǒu)肝损害和出血等。一般很少死亡(sǐwáng)。
鹿花菌(lùhuājūn):一般食后6~12小时发病。使红血球大量破坏,引起急性贫血(pínxuè)、黄胆、血红蛋白尿及肝脏、脾脏肿大等,死亡率(sǐwánglǜ)2%~4%。
叶状耳盘菌:形态和黑木耳相似,食后约3小时(xiǎoshí)发病(fābìng),手指、脚趾发痒,脸面红肿,灼烧般(bān)疼痛,往往形成水肿和水泡,嘴唇肿胀外翻,发病率高达80%。
西安市内及周边地区几乎没有任何食用价值较大的(de)野生菌类(jūnlèi)分布,再次呼吁市民朋友不要在市区采食任何野生蘑菇。
这(zhè)五个误区别乱入
华商报:为什么毒蘑菇难识别?有没有“一眼(yīyǎn)识别”毒蘑菇的(de)诀窍?
祁鹏:自然界的(de)毒蘑菇除了个别形态特异、颜色鲜艳或者气味难闻的毒蘑菇外,大多数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在宏观特征方面(fāngmiàn)没有显著差异,普通人很难一眼(yīyǎn)分辨。截至目前,在毒蘑菇辨识(biànshí)方面依然存在几个误区:
误区一:颜色越艳毒越大(yuèdà),色泽普通就能吃。
仅以颜色分辨毒蘑菇(mógū)(mógū)是不科学的。例如可食用蘑菇红菇,颜色粉红,鲜艳美丽,但它却很(hěn)安全。相反,一种叫鳞柄白毒鹅膏菌的蘑菇,菌伞白色,一两个就可致命。
误区(wùqū)二:被虫咬的蘑菇无毒。
其实(qíshí)不是,昆虫(kūnchóng)和人的代谢途径不一样,虫子咬过的蘑菇也有可能是毒蘑菇。
误区三:蘑菇煮熟毒性(dúxìng)就消失了,就可以吃。
高温能杀死某些微生物(wēishēngwù),但对(duì)某些毒素却无效,毒蘑菇煮熟也不能吃。
误区四:遇到银器或者与大蒜(dàsuàn)、豆子同煮后变色的有毒。
实际上,蘑菇(mógū)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,与大蒜、豆子同煮后变色则(zé)为毒蘑菇更是无稽之谈。
误区(wùqū)五:蘑菇受伤变色、流汁液的有毒。
并不绝对,像松乳菇、红汁(hóngzhī)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,却是(quèshì)味道鲜美的食用菌。
即便专业分类人员,也需结合蘑菇的外观、形态(xíngtài)、颜色(yánsè)以及DNA鉴定(jiàndìng)才可以确定(quèdìng)蘑菇的准确名称。因此,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能够将有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区分开来。因此,建议大家不要采食野外蘑菇,防止中毒。
孩子勿触碰(pèng)不认识的蘑菇
华商报(huáshāngbào):关于防范毒蘑菇中毒,人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?
祁鹏:首先,不要随意(suíyì)采摘野生蘑菇。野生蘑菇种类繁多,其中很多是毒蘑菇。它们和可食用蘑菇外观相似,很难用(nányòng)肉眼区分。所以,最好的办法是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蘑菇,尤其是在(zài)野外(yěwài)不认识的蘑菇。
第二,购买(gòumǎi)蘑菇要选择正规渠道。如果想吃蘑菇,一定要去正规的超市或(huò)农贸市场购买。这些地方的蘑菇经过严格检测,安全性更有保障。不要购买路边摊贩或来源不明(láiyuánbùmíng)的蘑菇,以免买到毒蘑菇。
第三,了解常见毒蘑菇(dúmógū)的特征。虽然不建议(jiànyì)大家自己采摘蘑菇,但了解一些常见毒蘑菇的特征还是很有帮助的。比如,毒蘑菇通常颜色鲜艳,有红、黄、绿等鲜艳的颜色,表面可能有斑点或鳞片。不过(bùguò),这并不是绝对的,有些毒蘑菇看起来也很普通,所以不能仅凭(jǐnpíng)外观判断(pànduàn)。
第四,中毒后(hòu)的(de)(de)紧急处理。如果(rúguǒ)不小心误食了毒蘑菇,一定要尽快就医。在等待救护车的时候,可以尝试催吐,但要注意安全,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。同时,尽量保留蘑菇的样本,以便医生更好地判断毒素类型,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。
第五,教育孩子(háizi)不要(búyào)触碰不认识的蘑菇。孩子们好奇心强,可能会在(zài)野外看到蘑菇就去触碰甚至采摘。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,不要触碰不认识的蘑菇,更不要放入口中。
总之,毒蘑菇虽然危险,但只要我们多加(duōjiā)小心,就能有效避免中毒。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些防范措施,保护(bǎohù)自己和家人(jiārén)的健康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